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材料二: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材料二: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读shāng,未成年就死去)。”
材料三: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四:中国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                            ——1995年《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继续奋斗》
请回答:
(1)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不同的结局对台湾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
(2)材料二中,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4分)
(3)材料三中,***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3分)他指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3分)
(4)材料四中,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是什么?(4分)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台湾沦陷,3分;抗日战争,台湾光复,3分。
(2)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4分。
(3)两党平等会谈,实现第三次合作,3分;一国两制,3分。
(4)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的时间为1895年和1945,根据所学知识为清末年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近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前者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台湾在日本殖民50年之后,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根据所学知识整理即可。
材料的时间为1962年,内战结束后蒋介石带领大量国民党部队逃亡台湾,台湾又一次和大陆分离,台湾和大陆一直处于对峙时期。“望我大陆”“只有痛苦”“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故乡,回到祖国的爱国思乡之情。
材料中***认为“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可知解决两岸问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最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4)材料“中国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体现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世界上只存在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前提;“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体现中国政府反对台独,坚持国家的统一。
举一反三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正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警告外国侵略者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中国人民警告日本侵略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黄海波涛怒,举国动地哀。倭寇充强盗,百姓泪满怀。将士皆战死,清风未醒来。纵观风云录,莫叫甲午还。”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5年4月的一篇抗敌檄文中说:“痛哉!……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发表此檄文最有可能是
A.台湾人民B.三元里民众C.香港人民D.义和团民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中华民族是有着顽强斗争精神的伟大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以上三幅图片中,有清政府的官吏,有爱国诗人,有国民党爱国军官.请用一句话概括将它们归为一类的理由是什么?(2分)
(2)根据这一理由,请你分别简单介绍他们所进行的活动.(6分)
(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你能说出造成割台湾的不平等条约名称吗?(2分)这个条约还强迫中国开放了哪些地方为通商口岸
(4分)这个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