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发生了社会和政治的“大裂变”。阅读下面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发生了社会和政治的“大裂变”。阅读下面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1894年 日本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等“公车上书”。 1897年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维新变法开始。9月,那拉氏发动“戊戌政变”。 1899年 秋,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 1900年 夏,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5年 实行清末“新政”。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年 清朝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成立。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接任。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 回答以下问题: (1)从以上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哪两股进步社会思潮?(4分) (2)上述两股社会思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8分) |
答案
(1)进步社会思潮:康梁维新思想(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思潮 (4分)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先进中国人的努力(8分) |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陈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探索。 第(1)问,关键信息:“维新变法开始”、“中华民国成立”,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即通过改良的形式实行君主立宪制,这就是康梁维新思想的政治主张;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因此,两派的政治主张分别是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第(2)问,解答本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共同的原因。从经济上看,主要是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分析;从政治上看,主张是认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从思想上看,一是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二是先进中国的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
举一反三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 料
| 结 论
| A
|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 B
|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C
|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 D
|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
|
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小组长收集了以下资料作为研究素材。小组成员讨论后一致认为最符合研究主题的材料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的诞生 ④维新变法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 |
(2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前人民所有土地,照面积纳税,分上中下三等、……要消除这种不合理现象,应该使税和地价相称……不如照价征税,贵地收税多,贱地收税少。……国家在地契之中,应批明国家当需地时,随时可照地契之价收买,方能无弊……国家据其地价,载在户籍,所报之价即为规定之价,此后地价之增加,成为公家所有,私人不能享有其利,地主虽欲垄断,其将何辞之可籍哉。 ——摘编自《孙中山个全集》 材料二 1959年5月17日,(古巴)革命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这是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土改法。土改法规定废除大庄园制度,对每个自然人或法人占有30卡瓦耶里亚(约402公顷)以上的土地予以征收。这次土改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没收本国大庄园主的土地,第二阶段把在古巴的全部美国垄断资本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政府没有将征收的大部分庄园的土地在大庄园的农业工人中进行分配,而是成立国营人民农场和甘蔗合作社。 ——摘编自肖枫《古巴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 材料三 英国两次国有化高潮都由工党领导,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在政府调节经济的各项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财政调节手段,而财政调节手段之所以能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国家拥有越来越多的预算……可见,实行“国有化”最终是为了实现凯恩斯主义所提倡的经济稳定的目标。此外,二战后,英国经济再次遭到重创,经济实力不可挽回地衰落了,人心向往工党倡导的战后新社会。同时,保守党开始反思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仅仅放弃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实行凯恩斯主义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辅助以若干的“制度”方面的改良措施。 ——摘编自毛锐《论二战后英国国有化运动》 (1)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手段有哪些,试分析其目的。(9分)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古巴土地改革政策与孙中山的土地政策有何差别?(6分)试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过的类似于古巴的国有化措施。(2分) (3)据材料三回答,二战后初期英国实行国有化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和实行国有化政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
《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 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