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我们这样辽阔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我们这样辽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度里,要想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利益,一个活力充沛的并且能充分保障自由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政府里,自由本身将会从中找到它最可靠的保护者。……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
——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9月)
材料二 下列材料摘自《拿破仑法典》
第8条     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材料三 下列材料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 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做到“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4分)
(2)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法典》哪些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典有何影响? (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何意义?(6分)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3分)
(4)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答案
(1)颁布《1787年宪法》,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实行联邦制。(4分)
(2)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 (2分)影响: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 (3分)
(3)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2分)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了国民自由权利;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4分)基本精神: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3分)
(4)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权力得到适当分配和调节的”是指美国实行权力集中和制衡原则,即颁布《1787年宪法》,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实行联邦制。(2)材料二中文字说明《拿破仑法典》保护私有财产和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结合所学可知其产生的影响是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写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产生的积极影响即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了国民自由权利;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基本精神表现在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4)总结上述材料不难得出启示: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点评:材料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民主政体建立的过程中揭示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该注意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尽管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点,但其阶级实质根本不同,资产阶级民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泛民主制。
举一反三
进入民国时期,以“民”字当头的报纸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B.为了发动民众力量推翻清政府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发展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孙中山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护法运动B.与共产党合作
C.建立黄埔军校D.发动北伐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该条约规定反映出
A.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B.由“学习器物”转入“学习制度”
C.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
D.由“帝制”转入“民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体的变化  
B.美国从独立战争到内战的历史
C.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斗争  
D.中国辛亥革命后政治局势的演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