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B.辛亥革命对社会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B.辛亥革命对社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
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诗中反映了人们过“阳历年”的情景,这是民国成立后的史实。“宜春帖子”大半是“三民对五权”,可见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影响。综合上述两个方面,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容易排除。D项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不能从材料中得出。
点评:复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要抓住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把握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的主题内容: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二是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三是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四是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举一反三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为此他采取的行动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B.发动辛亥革命C.建立中华民国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A.没有建立新的政权B.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C.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D.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转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