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

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民歌信息“***领导陕甘宁,咱们边区满地红”,可知是发生在陕甘宁边区。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原为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 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并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9月决定将陕甘革命根据地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故选B项。
举一反三
某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主观上希望实行抗日、反共两个第一”’而实际上“实行的还是抗日第一,反共第二”。该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  
A.坚持抗战B.消极抗日C.改变反共立场D.玩弄两面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民党陆军上将、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在1937年初发表的《国防论》中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中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他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一论点的目的是
A.论证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B.论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
C.论证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D.坚定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真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战争一旦结束,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公营事业人员也好,都纷纷转向到收复区的敌产的接收上。……天津的四百家工厂,就是被这些部会和局均分了事”。材料说明的是
A.一战之后民族工业重新萧条B.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体制
C.抗战后国民党经济接收的情况D.建国初期民族工业的改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1937——1945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无法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日本陆军总师数不断增多,已完全占领了亚洲、太平洋地区
B.1949年日本侵华兵力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牵制
C.日本国内师数逐渐增多与当时日本本土遭到盟军进攻有关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