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它反映了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中声明强调““中国持久抗战……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体现了国民党号召全国思众奋起抗日的决心,A项题目材料无法直接说明,B,C两项表述有违史实。故选D。
点评: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
(1)淞沪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八路军115师取得)。
(3)徐州会战:抗战以来历史最长的一次会战,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国民党李宗仁指挥)。
(4)武汉、广州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5)枣宜会战:1940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举一反三
中国新闻网2009年5月30日报道: 九名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今日从云南瑞丽畹町口岸踏上回乡探亲之路。下列对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
D.他们抗击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3分)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分)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述材料表明了
A.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B.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著名的卢沟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事变表明:
A.国共两党开始正式合作B.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兴起
C.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D.八路军开始进入前线抗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C.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