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国共革命统一战线和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形成,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社会的各政治阶层历来就具有团结合作、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B.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

1924年国共革命统一战线和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形成,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社会的各政治阶层历来就具有团结合作、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B.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4年国共革命统一战线和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形成,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各政治阶层历来就具有团结合作、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
B.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目标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基本一致
C.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一致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凡在边区内年满十八岁之中华民国人民,不分性别、职业、阶级、党派、信仰、文化程度、居住年限,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后,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制定此选举条款的“边区”当是
A.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B.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C.抗日根据地D.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抗日名将孙立人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获得过由英王乔治六世颁发的第三等级不列颠帝国勋章,这主要是表彰他在   (   )
A.淞沪会战中痛击日军B.太平洋战争中配合英军
C.缅甸对日作战中解救英军D.南京沦陷时救护英国侨民不受日军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访问中国时,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癖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并确定他已经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布的曙光。当时中国西北部的核心是指
A.西安B.西柏坡C.延安D.会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游击队被国民政府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时中共洛川会议决定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不愿意与国民党合作抗日
B.中国共产党主要是想以抗日的名义发展自己的力量
C.国共合作抗日的突出特点是军事合作
D.这是由当时日本侵华的特点决定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15分)20世纪两次大战中,中国政府都是参战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的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
在一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州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月半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材料二:抗日战争爆发后,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材料三:

联合国维和行动        反战和平运动    1986年中国发行的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2分)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并由此说明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作用。(4分)
(3)进入21世纪,战争威胁仍然存在,但和平力量不断增强。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