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材料:“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仅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阅读材料: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仅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新民主主义论》 请结合所说知识回答: (1)19世纪后半期,我国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分) (2)简述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并指出这一历程中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9分) |
答案
(1)翻译外国书籍;引进设备(人才),创办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海军等。(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主张“中体西用”。(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思想。(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彻底否定传统文化。(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解析
本题围绕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命题,考查这个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题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就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侵略者用活人做靶子,练习刺刀
材料二 据报载,日本“新的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下称“编撰会”)编写的2002年度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在记述“日中战争”的部分,编撰者故意不提南京大屠***事件,而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部分却这样写道:“东京审判法庭认定日本军队1937年在攻陷南京的战争斗中***害了20万以上的中国民众。可是据当时的资料,那时南京人口只有20万,而且在日本军队攻陷南京城1个月后增加到了25万。此外,这一事件还有很多疑问,至今仍存在争论。因为在战争当中即便是不管什么人都***,也不属于大屠***。” ──新华社东京3月1日电讯稿 材料三 2001年至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曾六次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 ──中新网 材料四
材料五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六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七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假如你要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了解的知识,写一篇对南京大屠***遇难同胞的纪念性文章,文章应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五的观点。 (3)依据材料四、五、六,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七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
“在土地已分配的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权……政府对东佃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调整。”这里的政府是A.红军时期革命根据地政府 | B.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政府 | C.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政府 | D.解放初期人民民主政府 |
|
下列事件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安事变 ②一·二八事变 ③华北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 ——摘自***《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枳和谷物、皮棉产量
年份
| 开垦荒地(万亩)
| 耕地面积(万亩)
| 谷物产量(万担)
| 皮棉产量(万斤)
| 1941
| 39.0
| 1210.5
| 147
| 58
| 1944
| 128.8
| 1467.5
| 175
| 300
| ——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1)》、《陕甘宁边区建设概要》提供的资料 材料三 可以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 ——摘自(美)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 ②据材料二,比较1941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③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