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

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此应及时举办。”清政府的这一政策(   )
A.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表明洋务运动取得巨大成功
C.说明解决民族危机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D.反映了清末开始全面学习西方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批准成立的某机构“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这说明该机构
A.主要负责外交和通商事务
B.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C.是清政府的最高军政机构
D.是清政府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农民   江南制造总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16世纪“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之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3分)
(3)从材料三“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到:“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制造派”是指               (   )
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洋务派的“道”与“器”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1)文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2分)洋务派对两者的态度如何?(2分)
(2)洋务派“天将器还中国”的论述目的是什么?(2分)
(3)如何评价洋务派 “道”与“器”的主张?(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