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

材料一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 筹建之始……(左宗棠)明确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竞成虚设。”……英、法、俄、德等国“备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蹈瑕,无所不至”,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欲得其造船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还进一步提出附设艺局(注:“艺局”即福州船政学堂),聘请西洋技师,派中国工匠、学员学习西洋语言文字、标法画法等……福州船政局前后共成船34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3艘……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修造的最大军舰。——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福州船政局》
材料二 (福州船政学堂)《艺局章程》规定:“开局之日起,每三个月考试一次,由教习洋员分别等第……三次连考三等者,斥出”……对于打破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以读《四书》《五经》和做八股文章为习尚且以猎取科举正途为荣耀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课程为算术、几何、代数、直线与球面三角、天文气象学、航海测算、地理、蒸汽机结构原理、仪表使用和英语……在船政学堂内也开设有中文课,且对学生加强儒学思想的教育……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和留学生在各地也普遍受到欢迎。严复从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毕业回国后……成为一名军事教育家,后来又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魏翰)长期充任福州船政局总工程师,后来又担任广九铁路总理。留学生李荣芳、郑诚,分别在驻法、驻美使馆担任翻译……仅北洋海军参加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12艘战舰中,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就占有10舰管带之职……——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材料三 学徒班(艺圃)有近300个青年人。这些青年人白天在车间做工,晚上听三小时的法语、算术、几何及绘图课。——巴斯蒂(MarianneBastid)《福州船政局的技术引进(1866——1912)》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学堂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福州船政学堂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福州船政学堂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福州船政学堂的办学经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目的: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造船之法”以增强国家实力;维护清王朝统治。
(2)特点:近代专业技术教育(或:以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主);重视儒家思想教育;聘请西方专业人才(教师)任教;留学教育(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严格管理,严格奖惩和淘汰制度;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3)影响:打破传统观念;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人才和海军将领(骨干);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推动了西学(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4)启示: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教育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29日,尚在西安的清廷颁布上谕,申明要变法革新:“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1901年9月,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1902年2月,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10月和1906年10月,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统一管理留学事宜。
1903年9月,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1904年5月,下谕:“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先后出台。
1905年9月,诏准“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11年5月,颁布《内阁官制》,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于10月30日取消皇族内阁,开党禁,允许革命党人依法组成政党。11月3日,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模仿英国体制,实行虚君共和。11月5日,又下诏“一俟议员选定,即行召集国会”。——《影响中国的100个历史事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清末新政和洋务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
[     ]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C.民族工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