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根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根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3~1918年外国棉纺织品向中国出口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趋势:出口额虽有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民族资本的外来竞争减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解除了对民族资本的束缚;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政策;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举一反三
“作为晚清状元,张謇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开始每况愈下了。”以下对张謇事业兴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
A、“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体现了他发展经济与重视人才并举的思想
B、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有利于张謇企业的发展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为张謇企业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D、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是张謇企业迅速衰落的根本原因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C、“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题型:0114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学而优则仕”是传统中国人的理想追求,然而清末状元张謇却放弃仕途,毅然挂冠从商。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学

题型:011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12一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C.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D.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