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

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     ]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答案
C
举一反三
下图中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下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     ]
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D.民族资本少于官僚资本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中说:“国人居此恶劣环境之下……停厂者有之,杀生破家者有之,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导致这一“经济恐慌”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
C.抗战时期日军的破坏
D.国民政府的恶劣政策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     ]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