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
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从材料中“忠烈”和“制器之术”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这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A是洋务派,B是资产阶级维新派,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D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转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点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就是用西方先进的制度来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的统治,这就注定了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外题中涉及到的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主张也是考试的重点。
举一反三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结加剧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海国图志》            《民报》、孙中山题词       《新青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3分)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2分)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李鸿章这一观点体现的思想是( )
A.师夷长制以制夷B.发工商业,与列强商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历程。阅读下面图片,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反映的主要进步思想主张。(4分)概括指出它们思想的最主要共同点。(2分)
(2)分析图A、C、D所反映的进步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D.洪仁玕《资政新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