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变法之举,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6分)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6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6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6分)
答案
(1) “中体西用”, 洋务派;
(2) 资产阶级维新派,张在中国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3) 陈独秀 ,民主和科学;
(4)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明转变。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的含义是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比西方文明优越,但在具体器物方面落后于西方,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表现,代表了洋务派对中西文明差异性的认识;(2)材料二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主张在中国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3)材料三中的内容强调了民主和科学对拯救中国危机的重大作用,作者是陈独秀;(4)综合上述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一主张向外国学习先进军事制造技术,材料二主张变革中国政治制度,材料三强调改造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所以其发展历程的变化是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明转变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进程中几个重大事件,洋务派的改革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这个过程是痛苦与曲折的,但同时也缓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近代中国人民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明转变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愈加深刻,中国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这与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的引导和主张紧密相连。
举一反三
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
①魏源 ②光绪帝 ③赵三多 ④陈独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验证上述材料的史实是(   )
A.李鸿章、左宗棠创办近代企业
B.康有为等人推动光绪帝变法
C.李大钊著文宣称“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D.***在五四运动之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虽然出现了一些偏差, 但这些探索总体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1分)
(2)请列举三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学习外国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没有成功的例子。(3分)
(3)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封建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