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东方杂志》发表署名勇立的《兴女学议》一文,指出“使女子有国家思想、公共观念,以为异日陶铸幼童之地者,固当今第一要务也。”这表明当时A.女子兴学成为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07年《东方杂志》发表署名勇立的《兴女学议》一文,指出“使女子有国家思想、公共观念,以为异日陶铸幼童之地者,固当今第一要务也。”这表明当时A.女子兴学成为教育主流 | B.国家意识和公共观念深入人心 | C.提倡合理的女子教育和家庭教育 | D.男尊女卑思想已经不复存在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是1907年的杂志上的一篇主张要兴女学的文章,不能据此就推断ABD是正确的,而且这三项也不符合史实,所以应该排除掉ABD,选择C。 |
举一反三
(22分)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简表
阶段
| 时期
| 中西文化交流简况
| 第一阶段
| 1800~1839年
| 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马礼逊好不容易聘请的中文老师,身上经常带着毒药,一旦被官府发现以便随时自尽。他还注意到,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是“番鬼”。在官府的迫害下,他不得不离开广州,到澳门和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和学术活动。
| 第二阶段
| 1840~1860年
|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 第三阶段
| 1860~1895年
|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收。
| 第四阶段
| 1895~1900年
|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国入学习西方文化的变化趋势。(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认识变化的外部原因。(4分)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利民之愚”。他们还认为,“盖自秦以来,当世之谓孔学者,君学而已……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他们还认为传统“夷夏大防”的观念导致中国文明既不能自我光大,又不能吸收外来文化,衰败不可避免,进而主张“国粹者,助欧化而愈新”……发起了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的“古学复兴”运动。 (据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2)材料二中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粹派为什么认为他们发起的古学复兴运动“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6分) |
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A.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 B.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 C.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 D.维新派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启蒙与救亡并重 B.推动中国近代化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立 |
《纽约时报》1908年在专电中提到中国一位刚刚去世的皇帝时说,1898年这位皇帝“表现出了鼓励改革运动的愿望”,“如果这些法令真正实行的话,将意味着大清国全盘西化”。下列与这个皇帝的改革运动无关的是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传播 |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变 |
|
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一文中说:“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表现为A.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 B.猛烈抨击儒家道德 | C.主张变革政治制度 | D.积极发动反清斗争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