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托古改制”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D.“中体西用”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一正君而国治矣”可以看出这些主张都没有说到要变祖宗之法,实际认为只是中国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人心”改变一下足矣,故选择C。
举一反三
梁启超强调历史学的性质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盛衰兴亡之迹”。他的这种认识是基于
A.历史学强调客观性B.救亡图存
C.全球化加速D.国际竞争激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某学者指出:“天行者倡其化物之机,设为己然之境,物各争存,宜者自立。且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下列属于该学者思想的是
A.“欲自强,必先致富”B.“中体西用”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科学与人权并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
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
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