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等13位弟子联名写给康有为的信中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即光绪)贤明,举国共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等13位弟子联名写给康有为的信中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即光绪)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 ——冯自由《革命逸史》 材料二梁启超于(1903年)5月16日至21日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总统选举过程作了认真的考察,……随后他又比较英国与美国两种政体的选举制度说:“英国但求党员在议院中占多数耳,既占多数,则其党魁自得为大宰相而莫与争;……美国反是,胜败之机,专在一着,夫安得不于此兢兢也。”于是他得出结论说,“美国争总统之弊,岂直此而已,其他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郑海麟《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的主张是其思想的“突变”还是“还原”?它实际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持该主张的理由。(8分) |
答案
(1)变化:由保皇到革命,由倡导君主立宪到主张建立民主共和。(3分) 背景:戊戌变法失败;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工具,民族危机深重;民主革命运动不断发展,影响日增。(4分,任答2点即可) (2)“还原”。(1分)回归到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2分) 理由:通过考察,认为美国民主共和不如英国君主立宪;(3分) 中国国民素质低,不适合共和政体。(2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在近代中国的变化。 第(1)问,变化根据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原因主要从政治、经济等几个方面来回答。 第(2)问,梁启超的主张是其思想的“突变”还是“还原”?它实际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持该主张的理由。依据材料信息回答,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6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4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4分)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 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打倒孔家店 | C.须知今后的世界,必成劳工的世界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
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归功于 |
下列各项符合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是( )A.“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 | B.“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C.“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D.“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