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日:“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从材料一、二中总结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如何实践?(10分)
材料三 某乡村知识分子在1913年的一则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2)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历史信息有哪些?与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是什么?(5分)
答案
(1)主张:主张革命,反对改良;实现民主共和政体。主张主权在民,仿效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
实践: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分)
(2)信息:
辛亥革命后,推行西方政体、历法等,引起社会习俗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辛亥革命后仍存在列强侵略情形。
乡村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
联系:材料三可见材料一、二的实践即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充分的思想与群众基础。(5分)
解析

举一反三
该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宣扬经学
B.批判儒家思想
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
D.否定孔子的权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
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B.经世致用的学风
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D.唯物主义的思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这段材料出自
A.《新学伪经考》B.《天演论》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
A.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