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后,新政中得以保留的内容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开办京师大学堂C.设立农工商总局D.

戊戌政变后,新政中得以保留的内容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开办京师大学堂C.设立农工商总局D.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戊戌政变后,新政中得以保留的内容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开办京师大学堂C.设立农工商总局D.废除八股取士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19世纪末,京、津、沪、穗是维新变法活动最活跃的中心城市,下列有关当时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团体对应有误的是
A.京——《中外纪闻》、保国会  B.津——《国闻报》、时务学堂
C.沪——《时务报》、强学会   D.穗——《知新报》、万木草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皇上举此经义,行此旷典,天下奔走鼓舞,能者竭力,富者纾财,共赞富强,君民同体,情谊交孚,中国一家,休戚与共。……大雪国耻,耀我威棱。”上述观点最可能出自
A.李鸿章B.康有为C.陈独秀D.孙中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政治近代化的系统主张最早出现于
A.新思想萌发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针对维新派的变法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反映出维新变法中存在的问题是
A.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出现分歧
B.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阶级局限性
D.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识见深浅大不相同。
——《中国全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4分)
(2)材料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