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1924年他提出的纲领是( )A.节制资本B.奖励实业C.保护工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1924年他提出的纲领是(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孙中山特别强调的是“民生”,奖励实业和保护工商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经济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时间与题干1924年不符,BD都错误。而孙中山从没提出过土地革命纲领,D项错误,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要注意题干中所给时间限定,再联系所学史实,一一排除BCD,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
举一反三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同情农民疾苦 |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 C.抑制贫富不均 |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
|
同盟会纲领中,反映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是( ) |
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 ) ①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②在民权方面,倡导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 ③在民生主义方面,充实了“耕者有其田”等具体内容 ④提出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⑤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
孙中山认为:“我们民族被别种民族所征服,统治过了两百多年。”据此,中国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 |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D.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
|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1)结合以上材料,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3分)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3分) (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分)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1分) (3)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指出孙中山的这三种革命主张的局限性。(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