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实业救国思想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孙中山在清帝宣布退位后去拜祭明太祖朱元璋,表明孙中山认为反满革命已经成功,即推翻了满洲贵族统治的革命任务已完成,所以“反满”革命属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故答案选A。B、C、D三项与材料中的思想观念不符。
点评:高考对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理论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三民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②“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③“三民主义”的影响和局限性;④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比较以及⑤“三民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比较,这些知识点须要学生牢记。
举一反三
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B.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D.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让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和在新三民主义中的“节制资本”,在实质上是一场
A.“政治革命”B.“民族革命”C.“社会革命” D.“文化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 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理论B.民权主义理论
C.民生主义理论D.民本主义理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民主义,作为其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 :
A.民族主义B.民本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