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⑴据材料一指出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主要目的。(2分)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变化?(4分)
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⑵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2分)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⑶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2分)
答案
(1)上书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达到国家富强目的。(2分)
显著变化:①方法:以前采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2分)②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2分)
(2)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2分)
本质区别: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 2 分)
(3)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2 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0世纪是中国历史发生巨变的100年。孙中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分别形成了三民主义、***思想和***理论。它们都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A.正确     B.错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是(   )
①早期维新思想;②三民主义;③***思想;④***理论
A.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百度搜索某词条时找到这样的话: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由此判断他搜索的词条应该是是
A.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B.维新思想之经济方针
C.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D.新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 史结论”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