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些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公里的

《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些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公里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些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
A.1907《英俄协约》B.1918《布列斯特和约》
C.1919年《对德和约》D.193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条约放弃了部分领土和主权,最重要的是“使新生政权”得到喘息机会,联系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史实可知,符合1918 年苏俄与同盟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故选B。
点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并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举一反三
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
A.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四月提纲”提出俄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方式是(   )
A.暴力革命方式B.议会选举方式C.土地革命方式D.和平方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博客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文章中,涉及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D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分析》
材料二 在上书光绪帝的的奏折中,康有为摘引了《孟子》和《周礼》中的相关内容,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主”符合“先王之制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其后的孙中山指出:“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只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
材料三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一次伟大的创举,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能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
——于沛《十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希腊具有“一”与“多”两种个性特征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2分)分析形成这两种不同政治制度差异的自然地理环境。(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主张在近代中国建立的政治制度,(2分)分析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含义(2分),说明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取得的主要思想理论成果。(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此段材料出自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D.《四月提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