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C.说明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D.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可取之处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含义是尽管苏联工业化的起点较低,在工业化过程中效率低下也严重浪费资源开发,但毕竟完成了工业化建设,这对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作者客观肯定了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故答案选D,A C两项说法与题意无关,B项表述与题意主旨相反。
举一反三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
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国20世纪前半叶的工业产值数据。该国家最有可能是
年份
总计%
分类
生产资料生产
消费资料生产
1913年
100
33.3
66.7
1928年
100
39.5
60.5
1937年
100
57.8
42. 2
1950年
100
68.8
31.2
1955年
100
70.6
29.4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苏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者把苏联(俄)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应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确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走这种道路的国家是
A.英国B.苏联C.法国D.美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