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大批的牲畜被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大批的牲畜被活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大批的牲畜被活埋或杀死,牛奶和咖啡被倒进河流或大海。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
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1974年消费物价上涨11.49%,1975年上涨11%。——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三:1973年底,为了稳定美元,美国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材料四: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的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主张通过减税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发达国家采用了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摘自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和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经济危机所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不同?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为解决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述各阶段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成效中,你认为政府应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问题:贸易紧缩,生产下降,商品滞销。
(2)不同:通货膨胀与生产下降并存。原因: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福利政策,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 字,降低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 相对削弱,美元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受中东石油危机的影 响。
(3)采用了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对经济运行机 制进行调整;政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4)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以推进社 会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 
举一反三
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题型:福建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1

图2

图3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机器没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苏联能够大量进口机器设备是由于
[     ]
A.西方工业国放弃了敌对苏联的政策
B.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
D.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建立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应该是
[     ]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大萧条及其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