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经济民族主义,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可知“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即为经济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是在国际贸易中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美元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这样可以把国内过剩的商品倾销到其他地区以转嫁经济危机,。其他三项更多着眼于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刺激就业、恢复生产等。因此B项正确。
举一反三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1933年)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二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出了一些毛病。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是罗斯福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将采取的强硬措施是什么?(2分)试图达到怎样的目的?(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市场经济的“毛病”是什么?(4分)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有何特点? (2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方面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采取的相似做法。(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材料中的“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
A.放弃自由市场体制B.第三次科技革命
C.发展“混合经济”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基本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不愿意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表述中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生产D.举办公共工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同学对罗斯福新政部分重大举措历史作用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举措
作用
金融政策
美元贬值,提高关税
A.争夺国际市场,保护本国市场
工业政策
要求企业遵守公平竞争法规
B.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农业政策
减少耕地面积,压缩产量
C.降低农产品价格,压缩需求
社会政策
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刺激生产和投资,增加就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