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

(1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
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
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据材料一归纳该法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4分)
材料二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
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
(4分)
材料三 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
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
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总统是如何对“这
种运营”进行“改进和补充”并取得理想效果的?(8分)
答案
(1)《全国工业复兴法》。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或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之
间的关系);二是国家举办公共工程;三是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4分)
(2)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2分)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为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经济出现了
战时繁荣(2分)
(3)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
里根:(政策)运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1分)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
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4分)
(效果)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或
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复苏)(1分)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式考查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
其中
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
第二问:主要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后果;
第三问:主要考查了对罗斯福新政本质的认识以及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应对经济“滞
涨”的措施及效果。
举一反三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众多新措施中对人民生活有直接改善的
是(  )
A.颁布工业复兴法
B.刺激出口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推行“工”与“赈”结合的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4年6月通过的美国《贸易法》规定: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时,可根据总统
的决定,双方互相降低税率50%。这种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
A.依法保障对外贸易的正常秩序
B.降低税率,开放国内市场
C.刺激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D.以最惠国待遇吸引外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
条件;必须遵守工时……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2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要求企业制定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