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

(14 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 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大部分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将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的序号写在答题纸上。(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2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答案
(1)序号:②③④(2分)
(2)特点:曲折发展(2分)
原因:“初步发展”阶段: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2分)
“日益萎缩”阶段:①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压迫) 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国共内战造成的极大破坏(任意一点2分,共4分)
(3)地位:受压迫,在夹缝中生存(1分)
作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进程。(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注意的是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他们创办的企业的性质,知道这些就能答出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根据图表就能得出。第二问,在图表中先找出两个阶段的时间1895-1913,1945-1949,根据时间,再结合时代背景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从材料中找到关键的信息,如“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总结得出。
举一反三
(13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l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1)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2)分析材料二, 指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集体企业
城乡个体企业
外资或中外合资
1978
77.6
22.4
 
 
1997
25.5
39.1
17.9
18.5
(3)材料三中的“①”应该是什么类型企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竭力济贫以安抚广大民众B.政治的最高目标是仁政
C.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D.实行变法奖励耕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1年,在根据宪法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时,特别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提法                                             
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定位
B.说明了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制度
C.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