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走势中能直接得出中美贸易总额在1972—1978年区间内出现了高低起伏波动,显然这与两国关系的发展紧密相关,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项表述过于绝对,“始终”一词表述错误; 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了中美贸易发展此时文革尚未结束; D项发生在1971年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 |
举一反三
表1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国家类型 时间
| 高收入国家
| 中等收入国家
| 中低收入国家
| 低收入国家
| 1980年
| 38%
| 43%
| 42%
| 30%
| 1996年
| 40%
| 52%
| 52%
| 42%
|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B.“一五”计划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
(18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总值
| 指数
| 总值
| 指数
| 总值
| 指数
| 1913
| 96 910 944
| 100
| 28 302 403
| 100
| 5 299 517
| 100
| 1914
| 105 207 580
| 108.5
| 16 696 945
| 58.9
| 4 951 471
| 93.4
| 1917
| 51 989 185
| 53.6
| ——
| ——
| 2 309 160
| 43.6
| 1918
| 49 890 293
| 51.5
| ——
| ——
| 1 568 853
| 29.6
|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4分) |
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种结局( )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 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
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 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 | 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 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