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中国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卷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中国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中国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经济入侵,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外国大量掠夺中国农产品导致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外国企业利益刺激下,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选择A项。
举一反三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为各国名人。这一期所示中国名人在统治中国时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是
A.短暂春天——较快发展
B.短暂发展——日益萎缩
C.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D.日益萎缩——短暂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195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
B.1952: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的提出
D.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下面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花。

材料二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剑桥中华民国史》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单位:千元)
——《中国近代工业资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仔细观察四幅火柴商标图片,你认为这些火花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依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分)
(3)为什么说“黄金时代”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你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A.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B.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