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朱熹批评《资治通鉴》存在的缺憾之一就是前后缺乏统一的标准,也就是没有以天理的教条,对历史进行褒贬评论,故选A。B项讲的是读书时应有怀疑态度,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心学的观点,心学认为“天理”在心中,“心即理也”,不承认外在的“理”,故排除;D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
举一反三
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中日邦交正常化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下列选项体现了“求同”的是A.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 | B.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 | C.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 D.平衡国际战略力量 |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某***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下列实践与该***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1950年土地改革 | B.大跃进 |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
|
作为***的刘少奇,在被迫害时,曾以宪法为武器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谁罢免了我的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但无济于事,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含冤逝世于开封。这说明 A.当时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B.当时中国宪法规定***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任免的 | C.“文革”期间中国没有宪法 | D.当时中国民主法制正在走创新道路 |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所作出的反应加快 ④中国早在1901年就出现汽车制造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记者T.W.K的特别报道《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其中写到:“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传递信息……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国人排外情绪严重 | B.中国还没开始近代化 | C.美国记者对中国人有偏见 | D.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