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 B.“存天理,灭人欲” |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D.“学者须先立志”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理学。朱熹的意思是皇帝虽然贤明智慧但是“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故要格物致知,选择A项。B项是讲的伦理道德,主张人的行为应该服从理的要求;C项主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D项主张立志。因此BCD项均与材料无关。 |
举一反三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
|
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A.摆脱北约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政治一体 | 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 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 |
|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45年,德国与欧洲邻国、美国和苏联的和解看来都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欧洲的不仅是毁灭和废墟,还有深刻的对抗和相互之间的指责。更为重要的是,德国的纳粹分子、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以及他们心甘情愿的支持者和执行者所犯下的罪行,严重疏远了从前的被占领各国与德国的关系,而德国本身也将在1940年代末冷战的序幕中分裂。 ——鲍尔康泊《民族记忆与欧洲记忆文化的诞生:二战后德国人与其邻人和解的曲折道路》 材料二 阿登纳(曾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认为,“即使在处在民族国家的年代里,这个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的生活基础也是共同一致的”。他还厌恶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精神”,反对极权,认为是极权把国家和人民引向灾难。……认为解决德法争端的途径是 “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共同的利害关系” ——摘编自吴友法、粱瑞平《论二战后阿莹纳德法和解思想的产生及意义》 材料三 西德的国家精英一般承认,原则上应赔偿纳粹暴政的受害者的物质损失、身体和精神损害以及无尽的伤害。……在过去的20年中,“负面记忆”促进了德国与其欧洲邻国的日益全面的和解。由于国际更替和冷战的结束,欧洲人已经承认他们对于纳粹和法西斯统治的责任,以及对占领时期的罪行和1945年之后的歧视的责任。 ——鲍尔康泊《民族记忆与欧洲记忆文化的诞生:二战后德国人与其邻人和解的曲折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在1945年,德国与欧洲邻国、美国和苏联的和解看来都是不可能的”?(6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阿登纳关于德法和解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德国和邻国最终实现全面和解的历史原因。(9分) |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右边的漫画反映了( )
A.中美关系的缓和 | B.中美关系的对抗 | C.中美关系的破裂 |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
(24分) 材料一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庙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 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打开“新风气”借鉴的其他理论。(2分)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书院兴起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2分) (4)材料三是对哪一理论及其弊端的批评?(2分)在19世纪下半半期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中国富强之路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和和方案,试举例说明。(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