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和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 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和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 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和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 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并建立了层层监督网络,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
……数年之后,科道官说:“自考成之法一立,数十年废弛丛积之政渐次修举。”而关于考成法的实际推行,张居正自己曾说:“近来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追。”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对官吏进行考查的方式。(6分)
(2)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考成法”实施的效果。(9分)
答案
(1)逐级考核,随事考成(或: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建立层层监督网络;官员和政府相关部门相互监督。
(2)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有利于贯彻中央政令;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对官员的惩处过于严苛。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概括材料第一部分的内容,即可找出考成法实行的主要方式为:①确定层层考核原则;②建立层层的监督网络;③官员与政府不同机构交叉监督;(2)从材料二的第二部分内容可以总结出考成法的推行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完善了监察制度,但对官员的处罚过重,再从其实行的目的来看是强化了皇权。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林則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
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糸,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
(2)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 (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某种治史方法时说:“其治史,乃以社会形态为躯壳,以阶级斗争为灵魂。所论厥为自秦以来,中国社会形态之阶段分别。”这种治史方法是
A.唯物史观B.文明史观C.全球史观D.现代化史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到18世纪60年代,北美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费城、波士顿和纽约发展为2~3万人口的城市,成为北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大会还提出、讨论、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伯恩比在1759~1760年访问了北美。据他描写,弗吉尼亚人特别“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所谓市民社会就是基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商品的自由交换的基础上而组成的社会。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部落体制是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政治不稳定是独立后非洲国家最大的灾难。独立后的非洲出现了一条新的谚语:“在非洲武装政变随着季节一起到来,有时是武装政变越过季节而来临。”非洲独立后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就是腐败。
——摘编自钱乘旦等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得以确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非洲独立后政治体制的选择。(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之存在,民族之绵延,历史之持续,自当有随时革新改进之处。但从没有半身腰斩,把以往一刀切断,而可获得新生的。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也决不能遽尔推翻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只盲目全部学习他人,便可重新创造自己。这并不是说西方民主制度有什么不好,但西方有西方的传统来历。即如英国和美国,他们的民主制度即已各有不同。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国家、民族与历史传统,几千年来的国情民风,有些处.迥异于他邦。若中国人不能自己创制立法,中国今天将永远无望。我们若只知向外抄袭,不论是民主抑是极权,终究是一种行不通的一面倒主义!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钱穆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