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国情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联邦制不一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所以②说法错误,再结合材料信息,③④说法正确。    
举一反三
(16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建成唐山至胥各庄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95年后至清末的十几年间,中外官商陆续修建了多条铁路,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到1911年全国已有铁路近万公里。
一一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一次铁路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二 甲午战后,兴修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成为清政府的国策要政。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
下……借洋债成为卢汉铁路的主要用款来源。……尽管该合同在路权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但在当时的历
史条件下,卢汉铁路的兴建利大于弊。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p181—184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借洋债”修建卢汉铁路“利”与“弊”(6分)。
(3)过去史学界在对待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方式上,一向批判官办,肯定商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首创年号纪年的帝王是
A.黄帝B.秦始皇C.汉高祖D.汉武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近代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客观上体现出:
A.沿海地理位置优越B.外商企业、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D.民族工业只能在沿海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最早提出工业化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D.七届二中全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
A.15~18世纪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