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王夫之《思问录》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2分) |
答案
(1)思想:为政以德(或答以德治民)。(1分)发展:提出“春秋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点1分,共2分)原因: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分)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2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2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分) (3)儒家思想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的中心观点是为政以德,反对杀戮;材料二中董仲舒发展了新儒学,其提出“春秋大一统”和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在于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直接概括材料三的内容可以归纳出三人的主要观点即: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总结上述材料不难发现儒家思想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不断创新和发展。 点评: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
举一反三
据统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A.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 B.自然经济并没有受到冲击 | C.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 |
|
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
1954年第1期的《人民画报》,与图片有关的运动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在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八大 |
|
建立后,经常开展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例如:红卫、建国、援朝、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在第三位的应该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