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A.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

据统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A.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统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A.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自然经济并没有受到冲击
C.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说明了,这些企业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尤其是以上海为多,广州次之,武汉占据第三。总体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中国近代企业的分布特点及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形成其特点的原因。
(1)分布特点:这些企业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尤其是以上海为多,广州次之,武汉占据第三。总体特点是东多西少,甚至没有。
(2)原因:①自然:东部沿海、沿江交通便利。多港口码头,运输方便,有利于货物的进出,能减少运输成本。②社会:东部受外国资本入侵严重,自然经济瓦解较西部深,有利于近代企业的发展;东部沿海沿江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经济发展较快;受“欧风美雨”影响,东部社会近代化程度较高,教育发展较快,有为人才较多。
举一反三
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4年第1期的《人民画报》,与图片有关的运动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立后,经常开展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例如:红卫、建国、援朝、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在第三位的应该是
A.建国B.跃进C.援朝D.红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
A.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C.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D.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