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阅读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史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

***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阅读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史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阅读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史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又《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所以人们考量上古时的贤君,根据他们各自的功绩,将能够配得上皇、帝之称的八人合称为“三皇五帝”。但此时皇、帝还分别为两个称号,不同时用于一人身上。首次将二者合并,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秦始皇。至此后,皇帝一词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材料二 武帝元狩四年“公卿又请令诸贾人末作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一算”,《汉书》颜师古注“各隐度其财产之多少而为名簿送之于官也”。太初三年因征大宛夺取汗血宝马而征发戍甲卒十八万驻酒泉张掖以北,并在居延休屠屯兵戍卫酒泉,兵源不足的“发天下吏有罪者,亡命者及赘壻、贾人、故有市籍,父母大父母有市籍者凡七科,适为兵”,使其直接参与对匈奴的战争。天汉三年置酒酤,《汉书》应劭注:县官自酤榷卖酒;韦昭曰:谓禁民酤酿,独官开道……独取利也。
材料三 史载贞观年间,京城周围蝗灾甚重,唐太宗手捧蝗虫对天祷告,要上天可怜见,不要害民,责任由自己一人承担。说完,就要把蝗虫生吞下去。侍臣们见状,急忙上前制止,唯恐他因此致病。但他果断地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竟真的吞进肚里。怪的是,“是岁蝗不为患”,这年果真没蝗灾。  
材料四 赵光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枝”“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秦始皇首次将“皇”与“帝”合并,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有何用意?(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实行抑商政策中是如何打击商人的(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太宗手捧蝗虫祷告迎合了什么学说?对“蝗不为患”有何认识?(8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1) 说明了他不仅要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以及他统一祖国的丰功伟绩,而且将这一名号赋予神圣的色彩,以巩固自己的统治。(4分)
(2)侵犯其财产私有权,要求将财产数量完全呈报官府;
从政治上摧毁商人阶层的势力;
将日常与百姓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物品收为专卖。(6分)
(3)迎合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2分)
“蝗不为患”与太宗吞蝗之举没有必然关系,这是史学家的曲笔。但是这种唯心的蝗灾观念对当蝗虫袭来时,统治者“不要害民,责任由自己一人承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欺压以减轻蝗灾危害,在客观上有利于暂时缓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稳定社会局势。(6分)
(4)一方面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把“皇”与“帝”合并,体现的是秦始皇的功绩以及自己权力天定的权威。目的就是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使自己的统治千秋万代传下去。(2)要从政治和经济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分开要点来回答。汉武帝的算缗、告缗措施使“中家以上大摔破”,打击了商人势力。(3)很明显,这是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一致,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巩固了君王的统治,另一个方面也限制了皇帝的权力的肆无忌惮。(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对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纠正,另一个方面分化事权的措施也带来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的加强有效地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历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汉武帝时期的中朝制度、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等需要把握。
举一反三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的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解释;美洲土著人则会立足自身来看待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新的认识。下列观点能够准确对应上述三种史学观点的是  (     )
A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B 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C 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D 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中国很多发展迅速的民族企业在一战结束后却迅速衰落了,这主要说明了(    )
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小,规模较小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
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
A.京张铁路B.紫光阁铁路C.京广铁路D.京沪铁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项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各阶段的发展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甲午战争后发展情况比较好B.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C.国民政府成立初发展比较顺利D.抗日战争胜利后明显好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类。下列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
A.西周编钟B.宙斯神殿遗址C.《资治通鉴》D.《尼克松回忆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