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15分)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

材料解析题:(15分)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解析题:(15分)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一定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3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4分)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4分)
答案
(1)社会因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大变革。(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任意答三点即可得3分)
(3)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或欧洲的近代科技),中国儒家经典(思想);(2分)
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西方的相互启蒙)。(2分)
(4)新变化: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救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教材内容可以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的原因,答案类似于“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原因;(2)“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明清时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出来即可;(3)从材料二中的文字“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内容概括出来即可;(4)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翻译西学的内容从中找出新变化,主要表现在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救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
点评:高考中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内容的考查角度多样,难度较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差异性;②“百家争鸣”出现现象的原因和各家所代表的阶级立场;③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④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和表现。同时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近代思想文化的变化的巨大差异进行对比从而找出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脉络是本题的主要意图所在。
举一反三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A.社会制度不同B.实施群体不同C.享受权利不同D.主要作用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为
A.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意大利记者奥林艾娜·法拉奇采访中国国家***时问道:中国在以后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式的悲剧再次出现?假设你是国家***,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可避免
B.坚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就可避免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避免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可避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2008年11月6日,马英九会见陈云林     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1分)“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实现的?(1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1分)国共首次合作有何意义?(1分)
(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