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

该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该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   )
 
答案
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交通工具的变迁。由表格,可以明显的看出,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比较人力车通过14600,远远超过其它交通工具的总和,因此传统的交通工具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题干提供的信息,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根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而像汽车这样的重工业在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因此答案为B。
举一反三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   )
A.迁都洛阳B.实行保马法
C.文成公主入藏D.平定三藩之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
①对付苏联威胁 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 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3分)
材料二: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高考——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材料二中的“法律”指的是罗马法中的哪部分内容?(1分)简述罗马法与近代法学之间的关系。(2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

(4)图1所示的文献是在由哪一机构颁布的?(1分)图2所示的文献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是几位参观南孔家庙的游客在孔子像前回顾孔子学说言论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二者有一即可
B.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他不爱财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收学生冉雍就是明证
D.孔子的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        单位 百万1990国际元
年 份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8
中 国
228600
189740
241344
239903
740048
3873352
中国占世界份额(%)
32.9
17.2
8.9
4.5
4.6
11.5
 
从上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
②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
③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