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底至 1956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无产阶

1952年底至 1956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无产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52年底至 1956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落后生产力与先进社会制度的矛盾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从1953年到1956年主要是进行了三大改造,将私有制经济改造为公有制经济,所以体现的应该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正确,B1949年已经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D是1956年以后的矛盾A错误。      
举一反三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日趋扩大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正是国际贸易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西欧并逐渐扩展到亚洲、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的过程,也是国际经济关系演变的过程。二战后,世界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表现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它的动力和主要途径是什么?(6分)
(2)根据下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10分)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 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上述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
A 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 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 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 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孙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的法律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③《环境保护法》 ④《义务教育法》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打不赢,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官提供的法律保障是
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9年宪法D.1982年宪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