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 1972年9月25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田中首相访华。在***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华历史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1972年9月25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田中首相访华。在***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华历史时,他表示:“过去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第二天上午,中日双方举行外长会谈,具体讨论联合声明的内容。日方条约局局长高岛益郎首先发言,对日方方案作了说明。他提出了四点意见: ……(四)关于战争赔偿问题,蒋介石在缔结日台条约(1952年签订)时已宣布放弃战争赔偿,因此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中。 材料二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的历史渊源久远。历史上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就非常频繁。日本可以说是中国的学生,从遣唐使开始,日本就开始复制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等许多方面。然而,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日本而言,中国都是一个侵略的对象。二战以后,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田中角荣等一些人物的努力,两国间的关系逐步走向了正常化。站在21世纪的入口,展望未来中日两个大国间的关系,相信友好关系会继续,但仍将存在很多问题和波折。 (1)材料一中田中首相所说的“添了很大麻烦”是指什么?他这种说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2)材料一中日方条约局局长认为战争赔偿问题“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他讲话的根据是否成立?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日本侵略中国有哪些主要表现?影响2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
答案
(1)20世纪日本侵华战争。不合适。因为日本大举侵华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而“麻烦”用在这里是对战争带来的罪行的轻描淡写,这将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 (2)不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蒋介石已经逃到台湾,他已经不能代表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与日方进行交涉的唯一合法代表。 (3)20世纪日本侵略中国的的表现: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37年全面侵华(20世纪30年代发动侵华战争) 2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的主要障碍:对侵华历史的认罪态度;钓鱼岛等领土之争;干涉海峡两岸统一问题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通过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让我们能正确对待中日关系,特别是日本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 |
举一反三
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人们已经懂得使用木轨,来减少车子的阻力和颠簸。18世纪,英国矿山和冶铁工厂的运输中已经普遍采用了木板轨道。但木板承重力差,易被轧坏,木材的损耗极大。后来,人们在木板外面包上铁皮,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18世纪中期,人们又开始采用铁轮和用生铁铸成的凸缘铁轨,后又改为平铁轨,并使车轮带凸缘,以克服易于脱轨的缺点。1770年,一名法国人发明了一辆蒸汽机车,但仍有很多缺陷。1803年,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设计了一辆蒸汽机车,这辆机车重25吨,时速4英里 (1英里等于1.6093千米),但由于车轮和轨道平滑,行驶中特别是上坡时容易脱轨。1813年,乔治·史蒂芬孙攻克了许多难关,设计出了性能良好的实用铁轨机车。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从此,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 材料二 1835年底,德意志才建造了第一条很短的铁路(不到6公里),但是,1860年它的铁路总长度已经达到7180英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材料三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英国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修建铁路的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4)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国之所以强者,政也,主所以尊者,权也”“明主之国,有贵臣,无重臣”“欲为其国,必伐其聚(打击结党拉派,聚议朝政者)” ——《韩非子》 材料二 建立任何一类制度的唯一办法……是成立一个君主政府,因为那里的人民的道德如此彻底败坏,以致法律无力去约束他们,这就有必要由一位皇族去建立具有完全的与绝对的某种最高权利,这个最高权力像野马口中带上‘口嚼’,才可以羁勒住它那过分的野心和严重的道德败坏……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遂,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材料三 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潘汉典《君主论》译序 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处在什么样的时代,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材料二的作者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时的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马克思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的最大的进步意义在哪?这一进步思想韩非子具备吗?请举一列说明? |
从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该计划体现了党的主要指导思想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
20081016
| B.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 C.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 | D.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
|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方法为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与以下哪件事关系最为密切 A中苏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主要成员国 B中国是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C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提高了国际威望 D中国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被世界各国公认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