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材料二] 这进一步表现为兴起送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东西作为嫁妆,如:***语录、***纪念章等,这构成了那个时期嫁妆的鲜明特色。S说:“***像章也是当时最好、最时兴的嫁妆,那个时期结婚的人都送。”
[材料三] 我想首先回顾20世纪80年代至今,嫁妆在洽村的演变。这一时期,送嫁妆的风气在洽村已经开始普遍化……与1949年前的情形相比,它保留了传统中的一些痕迹,至少证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完全割裂传统,但是当今嫁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异。以下是我在洽村调查所整理的资料:
时期
   所送的嫁妆(除被褥、桌柜等)
80年代
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
90年代
组合家具、VCD播放机、彩电、冰箱
现在
取暖器、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沙发、高档组合家具、
农机设备、摩托车、小面包车、音箱、高级床上用品

——材料均出自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
问题:
(1)分别指出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洽村送嫁妆情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洽村嫁妆变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谈谈你对洽村嫁妆变迁的认识。
答案

(1)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文化大革命(1分)
(2)特点:保留传统特色;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原因:人们重视传统;农村改革,农民收入增加;市场经济建立;工业发展;人们生活观念变化
解析

本题是一个考查“热点”问题的题目,这里的热点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是得分率较高的主观题。
第一问注意准确表述历史事件;第二、三问答题注重语言规范性和层次性。
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3分。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1分)
第二层次:能对变迁背后反映出的历史信息进行正确分析(1分)
第三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1分)
举一反三
以下对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初税亩       ②井田制        ③均田制           ④屯田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市民买粮食除了钱外还需要粮票,下列最有可能存在这种现象的年份是
A.1840年B.1912年C.1949年D.1966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B.资金少,力量薄弱
C.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新的阶级力量发展的是:
①洋务运动的发展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外国在华企业的建立④农民和手工业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传1941年旧历除夕,汪精卫在家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以效古代帝王与民同乐的风度,还以孙中山的信徒自诩,对联是这样写的:“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半夜里有人只在几个字旁添几笔,变为“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寄寓了国人对此君的态度,汪精卫激起民愤是因为他
A.曾担任国民政府主席B.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C.其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D.与蒋介石分庭抗礼,背叛中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