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说:“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人民幸福之源泉也。”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践上述思想,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有(  )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孙中山曾说:“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人民幸福之源泉也。”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践上述思想,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有(  )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孙中山曾说:“铁路常为国家兴盛之先驱,人民幸福之源泉也。”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践上述思想,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有(  )
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②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了京九、南昆和青藏铁路③“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④到2000年,铁路的客运量已达135亿人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史实的了解,应选择C项。
举一反三
民国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A.铁路、民航业的迅速发展
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C.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
D.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简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请简要说明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大背景及其主要表现。请仿照“第一次大变化”的示例填写下表:
变化
变化时间
变化的历史背景
变化表现
第一次大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二次大变化
 
 
 
第三次大变化
 
 
 
第四次大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l2月28日武汉长江隧道进行试通车,这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条穿江隧道,它将缓解长江上第一座大桥的交通压力。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是在
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是在(  )
A.1927~1936年
B.抗日战争时期
C.抗战胜利后
D.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以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