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一《 大国崛起 》之《走向现代(英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材料四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秦朝有关,因为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而古代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 (4)根据材料四分析英文“CHINA”一词这三种说法和日本古代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的历史文化原因。 材料五
根据材料五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答案
(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开始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3)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 (4)①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的主要是丝绸和瓷器,所以西方称呼中国为“瓷器”之国和“丝绸”之国。古代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强唐盛汉的中华文明影响了日本和欧洲,故用“秦”、“汉”、“唐”代指中国。(如考生提到汉代、唐代发达的对外水陆交通和开明积极的对外交往,或者汉代、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科技文化也可给分。)②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解析
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欧洲与美洲的贸易往来和品种,在基础上加以归纳。分析原因时要抓住关键词“1500年”和“18世纪后期”。回答第(2)问时要格外注意“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即1684年,由此推断英国国情。第(3)问主要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4)问中的第一小问关键词有“瓷”“丝”,第二小问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回答鸦片战争的影响。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表格:材料一 1820-185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1820年
| 50
| 10
| 15-20
| ——
| 1840年
| 45
| 11
| ——
| 12
| 1850年
| 39
| 15
| ——
| 15
|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1870年
| 32
| 23
| 10
| 13
| 1900年
| 20
| 30
| 7
| 17
| 1913年
| 14
| 36
| 6
| 16
|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总值指数(1913年指数为100)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日本
| 1913年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946年
| 147.8
| 252.3
| 107.5
| 79.7
| 155.6
| 1973年
| 314.3
| 679.4
| 471.2
| 561.9
| 1736.7
| 1996年
| 468.9
| 1190.3
| 753.4
| 908.7
| 3702.8
|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 以上三幅表格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状况。请回答: (1)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的三次重大变化。 (2)试分析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 (3)这些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
(2008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24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 图二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码汉卡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2分) (2)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分)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2分)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2分)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2分) |
下表为“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份
| 1967
| 1968
| 1973
| 1975
| 比上年增长
| 一9.6%
| 一4.2%
| 9.2%
| 11.9%
| A.“文革”时期工农业产值时落时起 | B.“文革”对工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 C.九一三事件后,经济迅速回升 |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
|
下列各项属于1840-1949年的道德观、价值观变化的有( ) ①由轻视工商业到“实业救国” 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开始瓦解 ③人民追求平等、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 ④许多人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 |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 ) ①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②党和全国人民的总任务是建设先进的工业国 ③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