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叙述了1950年以后中国农村近50年的变迁,小说以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为主人公,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叙述了1950年以后中国农村近50年的变迁,小说以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为主人公,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叙述了1950年以后中国农村近50年的变迁,小说以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为主人公,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由此,与该作品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C.《堂吉诃德》D.《西风颂》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小说正是通过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可以看出这是现实主义文学。ABD项都是浪漫主义文学,很容易排除,C项是人文主义文学,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法,反映现实的世界。故选C。
举一反三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A.古代中国:《离***》——《诗经》
B.近现代世界:《唐璜》——《人间喜剧》
C.近现代世界:《自由引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现代中国:《茶馆》——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华兹华斯认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作品采取鲜明的对照、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非凡的英雄人物。”符合材料所描述文学作品特点的代表作是(   )
A.《哈姆雷特》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百年孤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历急剧的变革后,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借历史题材和异国情调来抒发主观情感”,而是希望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这样一种新的文艺思潮登上历史舞台。下列作品体现这一思潮的是
①《唐璜》       ②《红与黑》    ③《高老头》     ④《巴黎圣母院》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欧·亨利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与其流派一致的文学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B.《唐璜》C.《等待戈多》D.《西风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段残缺不齐的句子:“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主义偏重客观、再现。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艺作品分别是
A.《人间喜剧》、《悲惨世界》B.《巴黎圣母院》、《拾穗者》
C.《自由引导人民》、《格尔尼卡》D.《苹果车》、《安娜·卡列尼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