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在法制建设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年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在法制建设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年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在法制建设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C.1982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
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答案
C
举一反三
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为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党和政府主要着重 [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 [     ]
A.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                    
B.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制建设目标                 
D.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七条 参议院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织之。第八条 参议员每省以三人为限,其派遣方法,由各省都督府自定之。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第十三条 人民依法律有纳税之义务。第十四条 人民依法律有服兵之义务。——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是如何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分析《临时约法》昙花一现命运的原因。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三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华侨选出的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包括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4)与材料四比较,材料三有哪些局限性?依据材料四概括1954年宪法有什么特点?
                                                                                                                                                                  材料五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第十一条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5)依据材料五分析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6)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现代政治历程的发展趋势。
                                                                                                                                                                 
题型:甘肃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四部宪法,它经历多次修改,不断完善,沿用至今。据此,1999年3月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     ]
A.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     
B.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C.将基本路线写入宪法     
D.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题型:辽宁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改,并相继出台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题型:江苏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