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58年***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纠正材料三在实践中的错误,中共中央又采取了什么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
(2)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成就: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举一反三
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
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
B.减轻农民负担
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D.改革经济体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     ]
A、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
B、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C、必须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D、必须坚持反对 “ 左 ” 的错误思想
题型:012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     ]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题型:012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 。究其共同原因是 

[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题型:012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的标题为“大麦穗,大玉米,送到北京去见***!”该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D、“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题型:0103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