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是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时期。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为了进一步理解社会转型期,某同学找到了下面一段材料,

社会转型期是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时期。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为了进一步理解社会转型期,某同学找到了下面一段材料,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社会转型期是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时期。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为了进一步理解社会转型期,某同学找到了下面一段材料,阅读下则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倾向的变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变异”在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突出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工业文明冲击下,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和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转型有何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欧洲国家转型时,社会“矛盾的凸现”使19世纪中期的思想和文学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思潮?转型时期的“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致。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是什么?请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观察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亦有“黄金发展”和“矛盾凸现”的双重表现。请选择其中一个表现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出现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出现了《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小说作品。
(2)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中国: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由此发端。
(3)思潮:思想领域出现马克思主义,文学领域兴起现实主义文学。机制:实施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财富的重新分配。评价:相对促进了社会公平,实现了社会稳定;降低了企业效率,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对经济持续长远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4)看法一:“黄金发展”,乡镇企业成为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城市居民衣食住行等发生深刻变化或城市发展带动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看法二:“矛盾凸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城市面临资源、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举一反三
创新是一种文化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新社东京(2009年)12月11日电:“日本十一日在京都著名古刹清水寺公布惯例的‘今年的汉字’评选结果,‘新’字当选”。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世纪末的一次改革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材料二 1945年7月,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败给了工党领袖艾德礼,丘吉尔觉得自己永远不能原谅英国的选民。艾德礼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承诺迎合了选民。仔细观察下图。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新时期的工业政策有何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工党领袖艾德礼在竞选中战胜声名显赫的丘吉尔说明了什么?依据英国制度运作程序,要想成为首相,需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英国“全新的政体”和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有人说,美国的政治体制比英国的政治体制进步,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     ]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与城市》
材料二  英国的“圈地运动”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市扩张需求,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先后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1868年和1875年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拆除贫民窟,建设廉租房。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的雇用保障,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陷入困境。 ——高云才《城市化不能大跃进》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利于城市化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似之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