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民谣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乡镇企业的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民谣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B.乡镇企业的崛起 | C.农业合作化的深入开展 |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
答案
A |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叙述,过去实行大锅饭是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承包给农民,多劳多要,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出现材料中的民谣,A正确,其他不符合题意。 |
举一反三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 | B.1953~1955年 | C.1958~1960年 | D.1979~1981年 |
|
“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是安徽凤阳农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顺口溜。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是 A 发挥了农民的自主性 B 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 C 标志着改革的开始 D 使农民在对外开放中得到实惠 |
下表反映了1978年和200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 B.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 B.政企分离,实行宏观调控 | C.实行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 D.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 |
|
1978 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对这种做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基本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 C.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D.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