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将政府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新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1)概括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答案
(1)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特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2)新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正式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信息:中国进出口贸易呈增长态势;21世纪以来增长迅速。条件: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坚持对外开放;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入世贸组织) (4)特点:国际交往从重视意识形态逐渐发展到广交朋友,实现朋友遍天下。 |
举一反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原则是 |
[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另起炉灶”的方针 D.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从而有郑和下西洋之举……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建立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关系,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赢得了亚非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两洲数十个国家沿着郑和所开辟的航路,不远万里,纷纷来宾,向明王朝赠送珍贵礼物。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
材料二 我国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改革开放前的28年,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是向受援国提供贷款或无偿援助。那时我们提供的贷款一般都是无息贷款;对外援助的方式一般为成套项目援助、技术援助、物资援助及现汇援助。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经济援助。我国对外援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五”“二五”期间为1%多一点。从1963年开始,比例逐年提高……1971~1975年,中国对外援助支出猛增,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5.88%……1973已升至7.2%,超出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国家对外经济援助的比例。 |
——张淑贞《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援助若干鲜为人知的史实》 |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表示新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优化对非援助结构……中国愿意和非洲国家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升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鼓励更多企业赴非洲投资……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扩大对非产品开放市场,逐步给予非洲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2010年年内首先对60%的产品实施免关税。进一步加强农业、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教育合作。 |
——新华社2009年11月8日电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活动为何难以持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推断“受援国”的主要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国际背景并简析其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三,概述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对外援助应遵循哪些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 ] |
A.苏联已经解体 B.两级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
[ ] |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家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
——N佩弗《远东》 |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阶段(1949—)。 |
——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
材料四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
——《环球时报》 |
材料五 |
胡锦涛发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说 | 温家宝出席根本哈根气候大会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